原标题:在露营与飞盘之后,高门槛的“高尔夫社群”何以成为下一个潮流风口?
作者:潮人
当主流环境的社交媒体时代中孕育大众截然不同的多元化个性审美时,Core们就应运而生,它是游离于主流认可以外的、一种自我标榜却确实能带来归属感与共鸣的趣味,更为重要的是,Core并非小部分人一厢情愿的狂欢,回顾Normcore、Gorpcore的相继诞生及风靡就不难发现,时尚品牌推波助澜、传播平台精确投放都是那只“在巴西轻扇翅膀”的蝴蝶,所引起的终将是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Normcore/Gorpcore
而Core的奇妙之处更在于游离在小众审美与大众趋势间的矛盾性,当一个Core诞生时,它往往意味着少又精的群体共同选择的生活方式,但当它不可避免地大众化后,也就丢失了曾经引以为傲的独一无二,往往下场就是流行寿命短暂、流星般闪耀也迅速夭折。

Boudoircore
无论如何,从Core引发潮流趋势与时尚概念,小众倾向进阶为大众社群,迸发关乎精神层面的认同感,这个逻辑已经是当下时代几经验证的“公理”——在固有印象中象征高门槛与富有阶级的高尔夫及Golfcore,顺理成章获得了流量加持。

Michael Jordan/Travis Scott
以篮球领域的成绩逐步成为年轻一代意见领袖的Stephen Curry,近年来就曾贡献过用公众人物身份率先推广Bored Ape Yacht Club及NFT文化的创造性建议,而7月16日,休赛期的他在美国高尔夫世纪锦标赛的名人赛上,更实现了一个152码一杆进洞,登上了全美热搜首位。

via Instagram@stephencurry30
随后,他也顺利拿下了全美高尔夫名人赛塔霍湖站的冠军,这位自2000年后首位在高尔夫球项目中夺冠的“非高尔夫球运动员”,再次成功将这项运动推波助澜地置于大众视野之中。

via Google
高尔夫球起源于15世纪英格兰的王公贵族,随着运动球具及详细的规则制度的普及,也逐渐转向中层阶级,然而,受制于球手们总是以穿着考究示人、入门相关俱乐部及装备的价格昂贵等多种因素,这项“Club to Hole”的运动始终无法向下兼容,在大众长久的固有印象中,与其将高尔夫称之为一项运动,倒不如定义其为一种消遣、一份身份认同、一张阶级门票。

via Google
然而,随着疫情时代落幕、大众群体对于户外背景下的运动生活方式表现出迫切需求,体力门槛与身体素质硬性要求较低的高尔夫顺水推舟走上了更广阔的受众平台,同时,室内高尔夫模拟器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项运动本身为人诟病的短板。

以GOLFZON为代表的高尔夫模拟器
高尔夫球不同于其闲庭信步的优雅表现,事实上持有着地狱级难度的精通资格,或许照猫画虎地学会挥杆动作能给予参与者泡沫般的成就感,但要想建立起“一个挥杆动作”与“一次高尔夫球轨迹”的必然联系,总是在无数时间与挫败感之后。

Devereux Golf
更不消说18个洞都需要极高水准的肌肉力量控制与即时思考能力,高尔夫球让参与者在大脑与身体间寻求那个完美制衡点,远远不是传统印象里装模作样的造型就能驾轻就熟的。

Whim Golf
难度已是绕不过去的天堑,室内高尔夫模拟器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这项运动的“专业性”,这种可以让球员在虚拟数字化场地进行击球的设备,可以相当准确且动态呈现球场、探测动作、记录运动轨迹,一方面,它节省了高昂的室外标准场地练习花费的金钱与时间,另一方面,精准的数据分析功能让高尔夫不再是玄学运动,让每一次挥杆都有了价值。

via Google
肉眼可见的为高尔夫运动的大众化做出贡献,室内高尔夫球馆得到了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的官方认证,并倡导在未来十年内提供1万家球馆以供培育运动人口,这也得以让高尔夫球摘掉所谓“贵族”、“奢靡”的标签,“高尔夫社群”的想法在更广泛的集体中有了足够的落地空间。

Michelob Ultra x Devereux Golf
当然,对于消费态度更为积极的中坚力量而言,高尔夫球的火热与Golfcore的着装风格间的关联性显然重要得多,这其中,“老钱风”的崛起无疑为这波潮流趋势添砖加瓦,在大众印象中,在绿茵场上谈笑自如地挥杆、不紧不慢地边闲聊边走向球的落点、云淡风轻间谈拢一项合作,正是Old Money们高深莫测的画像。

Bogey Boys
在品牌基因中将高尔夫与马球运动融入自身的Ralph Lauren,在近年来迅速完成蜕变,洗去了在此以前Polo衫“老气”、“男性凝视”、“中年油腻”的刻板定位,用与Golfcore调性契合的支线单品为品牌在激烈竞争的时装市场上不仅夹缝生存下来,更是谋得了一片新出路。